查看原文
其他

莎士比亚《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出版的最后一部非戏剧类著作《十四行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第一首到126首)是写给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诗人与他的友谊,另一部分(第127到152首)是关于一位皮肤黝黑的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本文赏析的是第130首——《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也不像太阳》。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也不像太阳》通篇都在作对比。从“breasts are dun”“black wires”等词中可以看出本诗描写的对象是一个皮肤暗褐、头发黑硬的女子,她的眼睛不像太阳,嘴唇不如珊瑚红,和雪比起来,她的胸显得黯淡无光,头发像是杂乱的铁丝,脸颊上没有轻纱一般的红白玫瑰,没有逗人喜欢的芳香,嗓音远远比不上音乐的悦耳,与女神相比,我的情妇走路脚踏实地……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对自己的情妇一次又一次的否定,甚至用上“dun”、“reek”等类似的词,这样看来,情妇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特别之处,甚至与其说平淡无奇,用稍显逊色显得更为贴切。
既然情妇那么一无是处,诗人又为何写诗记念?因为在诗人眼中,他的爱人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诗人欲扬先抑,情人身上所有的普通,所有的差强人意,都因为“爱”变得无与伦比。由此看来,在莎士比亚的观念之中,“美”并不是“爱情”的先决条件,相比于外表,莎士比亚更推崇精神恋爱。
      但丁用尽一切美好的词汇来形容他的恋人——娴雅、端庄、谦逊温和等等,甚至把恋人喻作神女,然而,莎士比亚的诗中以最最普通的言语来描绘他的情妇,同样让人感受到“爱之深,情之切”。爱情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有人喜欢轰轰烈烈,华丽夸张,难道不加雕饰的就不是真感情?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也不像太阳,但是她的褐色皮肤,黑色头发正是我喜欢的模样!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也不像太阳》一诗中同样可见人文主义的闪光点。首先,诗中女郎虽处处比不上那些美丽,但诗人认为她不亚于任何美女,肯定了女郎的个人价值;其次,诗人摒弃传统的美学观念,尊“黑皮肤”为美,他解放了被束缚的审美观念,倡导自由审美,容貌平等;此外,本诗的情感稍显含蓄,没有进行情感的强烈迸发,更没有用丰富的华丽辞藻来形容情妇以及渲染爱情的美好,反而更为理性、写实地描述他的情妇的真实模样。



Love Sonnet 130’

My Mistress's Eyes

by William Shakespeare


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Coral is far more red than her lips’ red;

If snow be white, why then herbreastsare dun;

If hairs be wires, black wires grow on her head.

I have seen roses damask’d, red and white,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Than in the breath that from my mistress reeks.

I love to hear her speak, yet well I know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And yet, by heaven, I think my love as rare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英国] 莎士比亚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珊瑚比她的嘴唇还要红得多: 

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无光,

发若是铁丝,她头上铁丝婆娑。

我见过红白的玫瑰,轻纱一般;

她颊上却找不到这样的玫瑰;

有许多芳香非常逗引人喜欢,

我情妇的呼吸并没有这香味。

我爱听她谈话,可是我很清楚

音乐的悦耳远胜于她的嗓子;

我承认从没有见过女神走路,

我情妇走路时候却脚踏实地: 

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

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

梁 宗 岱 译




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

〔英国〕莎士比亚


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

红珊瑚远远胜过她嘴唇的红色:

如果发是丝,铁丝就生在她头上;

如果雪算白,她胸膛就一味暗褐。

我见过玫瑰如缎,红黑透白,

但她的双颊,赛不过这种玫瑰;

有时候,我的情人吐出气息来,

也不如几种熏香更教人沉醉。

我挺爱听她说话,但我很清楚

音乐会奏出更加悦耳的和音;

我注视我的情人在地上举步,——

同时我承认没见到女神在行进;

可是,天作证,我认为我情人比那些

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绝。

屠 岸 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的第130首“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是献给“黑肤女郎”(Dark Lady)的。该诗的主要特征是对一些流行的空洞浮夸的比喻进行了讽刺,对一般意义上的可能出现的空洞的比喻进行否定,反而由衷地赞美了一个活生生的、平凡的、真实的女性。
在该诗中,诗人从第一句就开始对别的诗人所惯用的描述女性的形容词和修饰语进行逐条否定,认为自己情人的眼光不是阳光,情人的嘴唇不是珊瑚,情人的酥胸不是洁白如雪,情人的脸颊不是红似玫瑰,所呼出的气息没有香水的芳香,所说出的话语也没有音乐动听。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否定却蕴涵着实际上的赞美。诗人在此所赞美的是“黑肤女郎”所具有的本色美,而不是别的诗人所塑造的“女神”。这种赞美,同样强烈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表现了人对神的一种自豪感。特别是“我情妇走路时候却脚踏实地”这一诗行,更是表现了由衷的自豪和赞美。
从艺术主张来说,莎士比亚在这一首诗歌中,可以说是开辟了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新的天地。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现实主义的态度,采用的艺术手法,是“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的手法,没有浪漫主义的矫情,更没有夸饰和矫揉造作。而最后一句,“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强调了现实的平凡的本色之美的独特的价值和情感力量,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性战胜神性的豪迈。(吴 笛)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在诗歌方面,莎士比亚的主要著作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该诗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6首,献给一位年轻的贵族男子Young Man,诗人的诗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为第127首到152首,献给一位“黑肤女子”Dark Lady,描写爱情。本次赏析的是十四行诗第130首——"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在传统爱情诗中,描写心中爱恋的女子时,诗人大多会用一切美好的形容词来形容她,就算不是很美,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女子通常会被描写得优雅娴静,美若天仙,就像但丁在《我的恋人如此娴雅》中写到“她走过,在一片赞美的中央,但她全身却透着谦逊温和,她似乎不是凡女,而来自天国,只为显示神迹才降临世上。”而在《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莎士比亚的描写下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平凡无奇的黑肤女子,从"breasts are dun”、“black wires”等词中可以看出她没有如太阳般的眼睛,也没有珊瑚般的嘴唇,更没有雪白的胸脯,头发像是杂乱的铁丝,脸颊上没有轻纱一般的红白玫瑰,没有逗人喜欢的芳香,声音也远远比不上音乐的悦耳,与女神相比,情妇走路脚踏实地……对一般女性读者来说,可能在看到第一、二行的时候就会放弃读下去,但就是这样朴素的描写却深深打动了我。虽然诗人的描写平平,甚至说不讨喜,但这样的描写才更贴近生活,更能反映一个真实的人,试问天下间女子又有几个能拥有如太阳般的眼睛,如珊瑚般的嘴唇和如白雪般的胸脯呢?这种朴素、真实的描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更为理性,更加突显人的重要性,而不再是纯粹地以神为美。
诗人欲扬先抑,在结尾画龙点睛地抒发了对这位平凡的黑肤女子深深的爱慕之情,“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在这句诗歌中,诗人对黑肤女子真挚的爱就显露出来了,虽然她不是很完美,但在诗人心中,她“美若天仙”。在莎士比亚看来,爱一个人就应该爱她的灵魂,爱她的内在,而不是外表。
这首诗歌一反传统、刻板的爱情诗的表达形式,在爱情诗的表达描写上创造了一种另类的形式,不再一味地赞美爱恋之人,而是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灵魂的、真实的人,展示出了一种真挚的、深入灵魂般的爱恋。(范 晓 燕)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127首到第153首是描写诗人与一位黑肤女郎的爱情故事的。这里所选的第130首,是表露诗人对于自己的恋人的赞美之情。
在莎士比亚时代,许多人为恋人写赞歌,几乎形成一种俗套,什么碧眼金发呀,雪白的酥胸呀等等,人们也把这些看作一个美女必不可少的特征。莎士比亚的恋人与这类美女不同,她全不具备金发,白肤,碧眼等美的特征,但是,莎士比亚并不因此而轻视她,相反,他有自己的美的标准。他看到了自己恋人身上具有一种不同凡俗的美。如果从外表上讲,那情人几乎无美可言,然而,在诗人的心目中,他的恋人超过一切人们所说的美人。他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恋人,他不受世俗标准的左右,他爱的是自己心目中真正值得爱慕的人。
诗中从头至尾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一般人看重的美与自己的恋人来进行比较,从眼睛、嘴唇、胸膛、头发、脸颊,直到气味、语言和步履,共八个方面,一层层地比,又一层层地予以否定,几乎要把自己的恋人比得一无是处。这八个方面的比较,写法并不一样。从第1句到第4句,包含四个方面的比较,一句一比,显得急促,简略。它们是从外形和相貌上,通过对比烘托出一个姿色平常的黑肤姑娘。从第5句到第12句,则是两句一比,语气显得比前四句平缓,内容是从气质上来描写自己的恋人 ——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像平常人一样的呼吸,像平常人一样的说话,像平常人一样的走路。这里也有四个方面的比较,作为比较的对照物,则是玫瑰、芳香、音乐、女神,一层比一层超脱,一层比一层虚玄。所以前四句和后八句,节奏从快到慢,内容从实到虚,用的是把读者的想象逐步脱离现实而升到半空,然后,让它又突然跌落到地面,引出最后两句出人意外的结语:“可是,天作证,我认为我情人比那些/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绝。”至此,读者才明白,诗人原来在玩弄着明抨暗扬的把戏,明里说的是自己恋人的种种不足,实际上是为了与更高的层次上赞扬自己的恋人。她相貌平凡而自有一种不同凡响的美。全诗那种调侃的语气也显出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鄙弃和对于自己恋人的真诚。
那么,这位黑肤姑娘有什么地方值得诗人如此锺爱?她的不同凡响的美是什么?诗中并没有透露,这也许是诗人有意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或者说是他留给读者一片可以发挥自己想象的余地。不过,诗中既已否定了那些表面的美的评价标准,自然已经为读者的想象指引了方向。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品都这样采用以虚代实的手法来表现美好的事物,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构筑自己的理想。




推荐阅读:

戈蒂埃诗11首

安德烈·纪德诗6首

伊凡·哥尔诗9首

古尔蒙诗11首

兰波《地狱一季》

安德列·谢尼埃《青年女囚》

克洛岱尔诗3首

高乃依诗选

德斯诺斯诗6首

勒内·夏尔诗15首

布洛东诗2首

博斯凯诗3首

博纳富瓦诗9首

贝特朗诗4首

杜·贝莱诗3首

海涅诗9首

阿拉贡诗选

马克·阿兰诗3首

卡·瓦拉诗2首

索德格朗诗14首

索尔维格·冯·绍尔茨诗5首

雪莱诗选

艾拉·梅里罗奥托诗5首

帕沃·哈维科诗选

贡纳尔·比约林《唯一的词是我去寻找的》

夏德《我的年轻的爱人》

沙尔维格诗2首

波德莱尔诗23首

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里夫贝亚《柳树下》

鲍伦诗2首

安徒生诗3首

塞弗尔特诗10首

扬·聂鲁达诗3首

兰波诗25首

魏尔伦诗22首

马哈诗2首

赫鲁伯诗21首

哈列克诗选

爱尔本诗2首

贝兹鲁奇诗5首

雨果诗9首

马拉美诗14首

米赫里奇诗5首

瓦普察洛夫诗8首

列夫切夫诗3首

盖尔马诺夫诗选

伐佐夫《丁香为我送芬芳》

哈代诗33首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60首

大卫·奥瓦迪亚《因为我爱你》

凡尔哈伦诗5首

雨果·克劳斯诗11首

巴格利亚娜《昏昏沉沉》

莱瑙诗4首

辛波丝卡诗28首

伊萨克扬诗2首

A·萨阿强诗选

普罗佩提乌斯诗4首

奥维德诗2首

贺拉斯诗3首

勃罗夫卡诗选

爱默生诗24首

巴赫曼诗16首

维吉尔《牧歌》

索因卡诗15首

梅特林克诗4首

弗拉绥里诗2首

卡图卢斯《歌集》

纪伯伦:沙与沫

里尔克诗33首

特拉克尔诗58首

沃尔科特《白鹭》

奥克塔维奥·帕斯诗20首

约瑟夫·布罗茨基诗15首

曼德尔施塔姆《彼得堡诗行》30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70首


击节三起坐 掩抑以彷徨 安得双鸾翼 凌云共翱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